2022年初,韶关市新丰县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新丰县检察院)被列为广东省内相对薄弱基层院。“脱薄争先”工作开展以来,韶关市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市检察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业务”,紧紧围绕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于加强基层基础建设的决策部署,着眼于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以开展最高检“质量建设年”和市委“改革攻坚规范治理年”活动为契机,创新思路举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上下联动,通过聚焦发展难题,不断解放思想、锐意改革,以规范治理新成效,靶向攻坚“脱薄争先”,着力实现从“落后到领路”的蜕变,不断激发新丰县检察院高质量发展新活力。
一、坚持党建引领,扛牢“脱薄争先”政治责任
新丰县检察院“脱薄争先”工作开展以来,市检察院紧紧扭住政治建设这个总开关,以理论武装固本培元,以思想教育立根铸魂,引领新丰县检察院广大党员干警在思想上认同、拥护“两个确立”,以“两个确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一切检察工作从政治上看,以自觉能动履职把“两个确立”落实、做实,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一是强化基层党组织思想理论武装。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摆在突出位置,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党史学习教育、党章党规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学习组学习、“三会一课”“第一议题”等制度,深入学思践悟,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牢牢把握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全面筑牢政治忠诚。
二是强化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擦亮“云髻红检”党建品牌,指导新建党员活动室,附加荣誉室、阅览室等功能,把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成为党员会议、学习、活动的主阵地,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推动调整党建工作人员配置,指定党员干警专人统筹党建日常工作。指导选优配强支部班子,选出年轻党员骨干、团支部书记担任支委。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员发展细则》,规范院内党员发展工作。
三是强化基层党组织党建引领作用。强化上下层级互动,践行“共建共享”理念。创建党建学习交流平台,形成“领导干部带头学、党支部组织学、党员主动学”的学习模式,推动领导与干警交流党史学习体会、办案心得,实现理论与实践充分融合,不断提升新丰县检察院整体党建思想理论水平。协调市院各支部对应新丰县检察院各支部,定期开展党建共建活动,在党建品牌创建、党员活动阵地建设方面给予具体指导,推动党建、队建同向发力、同频共振。
二、加强组织建设,夯实“脱薄争先”工作基础
市检察院多次带头深入新丰县检察院调研,全面查找薄弱问题,认真分析原因症结,抓住“关键少数”这个核心,激发队伍“比学赶超”精气神,持续把队伍建设成效转化为业务建设质效,实现政治、队伍、业务、管理、保障全面加强和提升。
一是聚焦目标实施,精准对接帮扶需求。市检察院结合新丰县检察院的实际情况,成立专项工作指导组,选派市院业务骨干进入指导组,制定帮扶工作方案,压实帮扶工作责任,规范帮扶工作采取台账管理,汇总各部门帮扶举措和工作进展,形成统一工作台账。定期深入薄弱基层院进行面对面指导,确保帮扶工作不掉线。同时,指导新丰县检察院建立“三个一”机制,坚持每月召开一次案件质量分析会、每月更新一次工作台账、每月向上级院报送1篇以上“脱薄争先”工作信息动态,及时反馈“脱薄争先”整改情况。
二是层层压实责任,杜绝“推诿扯皮”。市检察院与新丰县检察院签订“脱薄争先”《工作责任状》,新丰县检察院检察长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各部门主任也分别签订《工作责任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做到重要工作“一把手”直接部署、直接过问、直接协调;各分管领导分管条线具体抓、具体改、具体落实,将脱薄任务责任落实到一把手、班子成员、科室主任头上,压实到每一名干警肩上,构建任务明确、责任清楚、环环相扣、时限明晰的工作线路,形成上下一心、全力以赴的脱薄攻坚战斗体系。
三是卸下思想包袱,提升脱薄争先动能。市检察院积极引导新丰县检察院全体干警转变理念,将被确定为“薄弱院”作为推动自身发展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引导干部从不理解、没面子的思想认识转变为正确对待、主动作为,有效激发内生动能,提振全员参与“脱薄争先”的精气神,鞭策干警在锤炼中成长。持续推动以党建带群建,不断加强工青团妇等群团组织的建设和管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有效提升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2022年3月,该院第一检察部获评韶关市妇联“三八红旗工作室”荣誉称号。4月,该院团支部获得“韶关市五四红旗团支部”荣誉称号。
三、提升业务素能,实现“脱薄争先”向上突破
针对新丰县检察院存在的司法理念守旧、检察业务短板明显等问题,市检察院协调市院各业务部门建立对新丰县检察院各业务部门“面对面、案对案、圈对圈”对口联系平台,坚持以理念转变为抓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化改革攻坚、加强规范治理,将做优做好四大检察作为阶段性目标,使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相辅相成。
一是树立业务争先目标,用业绩考评度量责任。引导新丰县检察院确立“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务”目标,制定党建与业务整体实施方案。坚持挂图作战,明确任务书、责任人、时间表,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阶段性督查。制定《新丰县人民检察院权责清单(试行)》,明确各类检察人员权责,将责任压实到每一名检察人员,切实做到“权责统一”。坚持落实“全面、全员、全时”业绩考评,充分运用考核体系中的正向指标、负向指标,通过加减分,一月一通报、一季度一评比,把每名干警工作干与不干、干好干差的效果充分展示出来;对考评中持续处于末位的干警,予以谈话提醒。
二是强化考核评估,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引导新丰县检察院聚焦核心数据这杆“秤”,让办案出“质量”。坚持通过核心数据指标这个“坐标系”来评价每个业务部门、每一名检察官的办案质效,通过检察长专题会、月度数据分析会、检委会“三会会审”等方式,及时矫正偏离数据反映出的执法办案瑕疵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执法办案效果。今年以来,新丰县检察院的刑事检察、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未成年人检察、司法救助等多项业务工作推进不力的状况得到实质性扭转,多项核心业务指标在全市排名前列,薄弱业务指标稳中向好,业务工作整体绩效排名升幅明显。2022年1-9月,A类指标中有9个在全市排名第一,B类指标有4个在全市排名第一。如追赃挽损率达64.29%,全市排名第一,远超同期全国平均值42.15%和全省平均值32.65%。
三是抓特色挖潜能,打造脱薄亮点。引导新丰县检察院结合地区特色,聚焦检察业务重点,打造“脱薄争先”亮点。聚焦未成年人检察领域,建设“云髻护苗”业务品牌,搭建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心;与新丰县东区社区党委联合开展“法制教育﹢心理疏导”守护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共建项目,号召党员干警参与留守儿童法治教育和心理疏导,构建未成年人防护网。聚焦民事、行政检察领域,积极主动履职,让人民群众的诉求从“程序空转”到“峰回路转”,成功办理1件弄虚作假重复婚姻登记行政争议化解案,实现了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案件零的突破。聚焦公益诉讼检察领域,积极挖掘线索,敢于开展监督,深入开展“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专项活动、“国财国土”专项行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专项监督行动和“消”字号抗菌制专项行动。拍摄的英烈设施保护公益诉讼回头看宣传视频被广东省检察院、最高检采用发布;“关于“消”字号产品公益诉讼案件公开听证会”通讯稿被省检察院采用发布;“曾某某生产有毒有害食品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典型案例”被韶关电视台报道,并在韶关市公共频道、韶关头条发布。
四、建设过硬队伍,激发“脱薄争先”内生动力
市检察院通过对新丰县检察院队伍结构调研分析,找准队伍建设存在的痛点难点,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和掣肘,在班子选配、人员招录、调任转任、职级晋升、员额遴选等方面给予具体帮扶、指导,有效解决一批困难问题。
一是“头雁”引领选优配强班子成员。市检察院多次与相关组织部门、当地党委沟通,争取政策和人才倾斜,异地选拔1名干部到新丰县检察院任副检察长,已于2022年1月到位,有效解决个别班子成员长期空缺问题。目前,该院已配齐领导班子成员6名,平均年龄为44.5岁,其中一名副检察长35岁;班子成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两名同志为硕士研究生。
二是内部挖掘优化人员配置。结合队伍实际,指导新丰县检察院及时优化各部门人员配置,在本院择优选升1名三级高级检察官,从外单位调入1名年轻干部,遴选3名检察官,一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中层岗位,中层干部“老、中、青”的比例更趋合理。借力市院业务部门的结对援助,协调新丰县检察院相关业务部门年轻骨干,到市院开展业务培训,接受面对面、手把手指导,有效解决办案理念思路落后、司法办案能力水平不高、司法不规范等难题。
三是借助外力提升专业化水平。针对新丰县检察院专业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市检察院鼓励新丰县检察院“巧借外力”,凝聚各方力量提升检察工作。联合县司法局制定行政检察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文件,联合县纪委监委建立加强公益诉讼协作机制,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建立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衔接机制等。聘任8名业务专家或技术骨干为特邀检察官助理,涵盖生态环境、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金融、卫生健康等行业领域,为检察工作深入开展提供强大的“外脑”助力。
四是向外取经防止“闭门造车”。根据新丰县检察院实际需求,韶关市检察院积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协助该院“向外取经”。组织新丰县检察院向其他基层院学习先进工作经验,先后前往翁源县检察院学习脱薄工作经验;前往仁化检察县、乳源检察县院学习“五好”基层检察院建设工作经验;前往浈江区检察院学习党建融合业务工作经验;前往武江区检察院开展法律辩论赛,通过“打擂台”的实战训练,有效提升干警整体履职能力。
Copyright 2008-2020 韶关阳光检务网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 粤ICP备05055572号-3
联系地址:广东省韶关市工业西路71号 邮政编码:512028